透明度
缺乏透明度已经成为对于中国组织或企业运作模式的刻板印象。为此美国国务院计划在2019年增加对孔子学院的实地审查。
根据参议院的报告,在设立一所孔子学院之前,国家“汉办”通常会提供一个美国学校10万到20万美元的启动费用,约3000本书籍和其他教材。国家“汉办”选派中国院长和教师免费提供给美国合作的学校。美国政府问责局考核的十所孔子学院显示,主办孔子学院的美国学校通常提供与汉办赞助相匹配的年度资金,以及课堂空间和行政支持,虽然美国学校官员有机会面试这些候选人,但中国政府如何选择这拨候选人却并不清楚。美国学校官员也不了解候选人是否符合美国学校本身的招聘标准。国家“汉办”要求主任和教师候选人通过英语能力测试和心理测试,以确定他们能适应在美国生活和教学。除此之外,美国学校对于孔子学院的管理人员和教员的筛选过程的理解相当有限。
每个孔子学院的中国主任和老师也与国家“汉办”签订合同。与国家“汉办”的合同明确规定,如果院长和教师“违反中国法律”、参与“不利于国家利益的活动”、或“参与非法组织活动”,合同将被终止。合同并且规定院长和教师必须“认真地维护国家利益”,并在到达美国一个月内到中国大使馆报到。
美国政府问责局的调查显示,许多学者对孔子学院的教师选拔过程表示担忧。国家“汉办”或中国合作学校负责筛选孔子学院教师的初步申请,并向美国学校提出候选人。除了公布的标准之外,许多人担心政治因素或宗教信仰的考量,是否在审核过程中起了隐形的作用。
然而同时美国政府问责局也发现,许多孔子学院所在美国学校的官员对聘用教师的资格介绍常来自中国合作大学,并由合作伙伴或国家汉办转介,但美国学校做出最终招聘的决定。
参议院报告也指出美国签证流程把关的失败。美国国务院负责中国籍院长或老师进入美国孔子学院的签证签发审核。2018年国务院因为 32名孔子学院教师和学者并非进行研究,而是在K-12学校教学,而撤销了他们的交流访问学者(J-1) 签证。
对等互惠
除了“不透明”问题之外,参议院报告也指出中国对于美国的对应组织缺乏互惠精神。为了应对日益普及的在美国开张的孔子学院,美国国务院发起了在中国的外交计划。自2010年以来,国务院提供了5.1亿美元为中国的29个“美国文化中心”(ACCs)提供了拨款。
通过“美国文化中心”项目计划,比照孔子学院的模式,一所美国学校与一所中国学校合作,美国学校使用补助金在中国合作学校的校园里营造一个空间,“让中国人更好地了解美国,其文化、社会、政府、语言、法律、经济中心和价值观。”
但报告指出,美国文化中心与孔子学院明显差异之处是:美国国务院尽管提供资金赞助,但政府并不支付或审查教员或董事,也不提供书籍或材料,也没有权利否决活动的提议。然而即使“没有官方干预,中国政府从一开始就扼杀了美国文化中心计划的建立。”
总的来说,对一些美国学校来说,设立美国文化中心打一开始就遇到了种种路障。例如在经过广泛的谈判后,一家中国学校贸然拒绝美国文化中心的设立,认为没有看到需要设立的必要性。
而已经开放的美国文化中心发现,它们需要中方的许可才能举办大多数文化活动:一所中国寄宿学校拒绝美国文化中心主办关于拳王阿里生平的戏剧;另一所拒批关于美国人面临的政策问题的系列讲座。一位在中国的美国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参议院小组委员会,当地的共产党成员经常参加审批程序。另一名美国文化中心官员经过两次中国警察对她的广泛审问后选择离职。一位同事告诉她:中国警察审讯美国学校的管理人员是很普遍的现象。
参议院报告指出,美国国务院在过去四年中记录了80多个案例,显示中国政府以各种形式直接干涉美国文化中心的计划,包括临时取消已经获得批准的活动。
国务院检察长在2017年12月认定,美国文化中心基本上无法在华完成使命。2018年10月国务院结束了所有美国文化中心计划拨款,重新进行内部评估程序。目前没有未来对美国文化中心拨款的计划。
但美国政府问责局有不同的观察。根据它在2016年对12所与中国大学合作在中国设立学位授予机构的美国大学的调查,这些中美合作大学项目强调学术自由,但面临互联网审查和其他挑战。
这个调研的对象不是在华的美国文化中心,而是中美合作大学教程。它们在中国受到中国合作大学和中国政府机构对其机构的支持,由于美国政府机构和私人捐助者提供的资金有限,这些美国学校在当地得到了土地、建筑物资源、以及中国大学校园设施的支援。来自中方的支援在数量上差异很大,比方说一所大学收到近500英亩的土地,中国省和地方政府承诺花费大约2.4亿美元用于建设和开发设施。这12所大学中有5所接受了美国联邦资助,其中大多数都是对美国学生的奖学金援助。
美国政府问责局也指出,它所审查的大多数美国大学都在其书面协议或其他政策中,要么是体现了对学术自由的保护,要么表明中国的机构将遵守与其美国校园相当的学术标准,例如允许学生从事相关主题的研究,并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提问。其中一所大学的协议规定,中美合作大学的所有成员和访问者将拥有无限制的言论自由和研究自由,并且不会受到选择研究或演讲主题的限制。另外三所大学的书面协议表明中外合作的机构将遵守与美国校园或大学认证机构或其他权威机构相称的学术标准。
在2016年的审查中,美国政府问责局从中外合作的教育机构采访的130多名教师和学生报告说,学术自由并未受到限制。学院表示它们没有面临学术限制,可以教授和学习选择的任何题目,有一名老师甚至声称他和他的同事故意在课堂讨论中引入政治敏感话题,以测试这是否会引发任何投诉或企图审查。学生们也普遍表示他们有学术自由,可以学习或讨论任何话题。一些曾经在中国大学学习或认识过其他人的学生对在中国的美国大学的经历进行了对比,并指出他们可以与教师进行互动对话,讨论敏感话题,并在美国机构自由获取信息。
然而在美国政府问责局审核的中美合作大学中,只有不到一半在审核时显示无障碍的网络访问自由。在这些享受“网络自由”的大学,大学成员可以访问在中国被封锁的搜索引擎、报纸和社交媒体网站,例如《纽约时报》、谷歌和脸书,然而在其他大学却并非如此。在几所受到登录互联网限制的大学,学生和教师表示有时会面临教学、开展研究和完成课程作业的挑战。
美国政府问责局对中美合作大学在中国所受到的待遇,提出了比参议院报告对美国文化中心的经历较为正面的报告,显示不同学校、不同性质的机构由于所在地和合作方的不同,可能境遇有别。值得探索的是,过去两年多来是否有所变化?美国文化中心由于代表了“美国价值”的“输出”,是否在中国受到更多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