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部小说和电影里,各种背景的人的自我认同(self-identity)都特别得到凸显,冲突也不容忽略,不存在谁压倒了谁。故事里面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互相尊重彼此的自我认同。
事实上,北美票房认可的就是这一点——身份确立。而电影在中国这边票房遇冷,就是不认可这一点。其实事情是很复杂的,我这么说也仍然很粗糙,也会招来异议,不仅来自大中华区域的华人,也来自于北美华裔自身。华裔内部,由于其祖先、父母,或自身来自大中华区域的不同地方,以及移民北美的代际、年代、经历上的差异,所以在感受和身份认同上也很复杂。
对于我说的这些,很多人也未必认同,特别是对新移民来说。大中华区域很多华人对这部电影的“左宗棠鸡”式的反感,也完全可以理解,实属正常。这就如同当初历史上的英国人搞不懂美国人,美国建国前后北美殖民地的很多人也相互不理解一样。
既然这个故事是北美华裔以独立姿态来进行自我表述,那么里面的人物形象就要足够清晰。你看女主角的身材、做派,完全不是亚洲本土花瓶那一套,还矮了一头到半头。她的体形没有她在新加坡碰到的待价而沽的名媛交际花那样好,似乎也不太如亚洲的华人那样平常看重美白保养,是没有经过美白的北美亚裔脸,很真实。
要想讲好这样一个故事,对文化底蕴的把握也需要足够深,辨别力要足够敏感。它做到了。你可以想象,剧组也特别有默契。可能你一句我一句地共振出鲜活的真实感,因为大家都有或多或少与大中华区域家人、家族、社会的关系的切身感受,不足为外人道也。整个制作是水到渠成,浑然天成。于是也就“道”出来了。
这部影片在某种意义上如同《傲慢与偏见》,是在微妙的地方体现出北美华裔与大中华区域的本土华人在价值上的差异,或者说异与同的两个方面。这种刻画,不是摆在了外在的表面,而是在内心深处。婚恋问题是最能体现上述微妙的地方,不仅有男女婚恋双方在认知、价值、情感、背景等各方面的微妙,也牵涉到家族、社会、生意圈、名利场的各种展现。而在体现差异的同时又体现出相同、相似性,这就更不容易了。
这部电影里面,北美华裔来到新加坡华人圈子,能够迅速敏感地“get”到原初的文化基因。抛开大中华区域各个自治国家或实体地区的政体、社会状况的表面差异,华人的文化基因被这个电影提炼得很鲜活,其实就是《红楼梦》里面那些参数——大家生活在以家族关系为纽带、链条的圈子和基于此而扩展开去的秩序。这也使得这部纯粹的北美华裔电影与主流美国电影在画风上截然不同。
当然,我这篇文章也会被误认为是一盘左宗棠鸡。对此,我也完全理解,毫无不满和怨言。各种尺子本来就各有各的道理。求知与求真,本来就不该有品评别人或党同伐异的附加功能。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