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大国兴衰与贸易政策选择

时间:2018-10-15 09:0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大国之兴替,是理解贸易政策选择的永恒逻辑。多边自由贸易,而非歧视性的特惠贸易协议,才是实现自由贸易的正确道路。

大国之兴替,是理解贸易政策选择的永恒逻辑。

霸权的一个体现是制定经济规则,塑造世界经济秩序的能力。历史经验显示,后起大国大多是通过贸易保护政策发展壮大的,而守成大国则倾向于执行自由贸易政策。但当其霸权地位受到新兴大国威胁时,往往会退回到保护主义的状态。这种政策的转换,大多发生在经济危机或者是战争时期。自由化的国家更容易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其经济实力往往会受到较大的冲击。而原先实行保护政策的国家,受到的冲击则较小,并且可以趁机取得世界霸权地位。

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的英国奉行自由贸易政策,而后转向保护主义,在大萧条期间更为明显。美国自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的“追赶”过程中,一直奉行贸易保护政策,二战后开始选择了自由贸易政策。随着德国、日本、中国的崛起,美国国会的保护主义开始兴盛,主张对贸易伙伴进行制裁。石油危机后,分别对日本和德国等国发动贸易战。08年金融危机后,又是对中国的贸易战。

巴格沃蒂说,美国并不是不在意贸易规则的不对称,而是不在意比自己弱很多的贸易对手。当这些伙伴国不断壮大,不对等的规则就开始是个问题了。

 

李嘉图错在哪里?

自由贸易的好处最先在亚当•斯密《国富论》中就有体现,其好处体现在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带来的效率的提升。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完整地阐述了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在李嘉图的模型里,价格机制可以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使得自由贸易可以产生等价于“技术进步”的结果。在李嘉图的古典世界里,自然条件决定了英国适合专业化生产羊毛,葡萄牙适合专业化生产红酒,二者自由贸易,都能获得福利的改进。

这就是全局最优的均衡,而且是唯一的。所以,贸易是双赢的,两国不会有冲突。

但是,现实中贸易冲突的常态化一直激励着理论界去解释古典贸易理论的欠缺之处。后古典时代,工业和贸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比较优势的获得也不再局限于先天的资源禀赋,而是依赖于后天习得的专业知识、技术创新,或者是规模壁垒。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多重均衡的出现。那么,如何使得本国经济从次优均衡向最优均衡移动,就成了每个国家考虑的重要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决定一个国家福利水平大小的有两个因素:“蛋糕”的大小和所占的份额。所以,国与国之间既相互依赖(为了把蛋糕做大),又彼此冲突(更高的份额)。对A国的最优均衡,对B国来说,很可能就是次优均衡。国际贸易,是互惠的,还是一方获益、另一方受损,取决于贸易伙伴。戈莫里和鲍莫尔在《全球贸易和国家利益冲突》中阐述了贸易从共赢到冲突的动态变化的逻辑。

在两国模型中,当一国所占份额超过70%,而另一国所占份额不足30%的时候,贸易大国降低份额,将有助于把蛋糕做大。即使其分得的份额较小,总福利仍然是改善的,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所以是互利的。

但是当一国所占份额处在30%-70之间的时候,贸易伙伴之间就会发生冲突。现实中,数字不一定如模型中这么精确,但其本质含义是,后发国家在追赶的过程中,随着经济体量越来越大,其与守成大国的贸易关系,将从互惠变为冲突。

他们还解释了贸易从单一均衡变为多重均衡,从而是使得贸易冲突常态化的原因。第一个解释是规模报酬从李嘉图时代的递减(或不变)转变为现在的递增,从而导致自然垄断。这一点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显著,自由竞争的结果往往是赢家通吃。如此一来就存在先发优势,各个国家为了取得这种优势,往往会通过贸易保护政策或者是国内的产业政策来扶植“幼稚产业”的发展,直到其获得规模效益。

反过来,己方的优势,又是伙伴国的劣势。第二个解释是生产率的瓶颈。以中美贸易为例,初期阶段,美国的高工资可以通过高劳动生产率来弥补。

假如美国的劳动工资是中国的3倍,但效率是中国的4倍,那美国制造会更有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效率和工资都在提升,但效率的提升更快,而美国可能正好相反,生产率的提高遇到了瓶颈。这样,就无法再通过生产率的提高来获取比较优势了。从这个角度出发,美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产业萎缩,或者是迁往中国。以通用汽车为例,2010年,通用在美国的单车利润为145美元,而在上海的利润是2350美元。

萨缪尔森在2004年的一篇文章中,也对李嘉图和穆勒的“比较优势”论理论提出了质疑。他将贸易分为两种情形:情形一,在原本具备比较优势的领域,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其二,在原本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领域,意外地提升了生产率。那么,在这两种情况下,贸易是否都是双赢的?作者的分析结论是,在情形一,答案是肯定的,但对于情形二,一方获益,将是以另一方受损为代价的。

针对中美贸易的情况,那就是中国会“永久性地损害美国利益”。在以前,中国用袜子换美国的汽车、播音飞机,合作愉快。中国改进效率,美国也会受益。

但现在,美国认为中国自己可以制造汽车了,连国产飞机C919也成功试飞了,而且还要向美国出口制造业产品。“中国制造2025”对应的就是国“原本没有比较优势的领域”,美国肯定有种危机感。通过“301”调查,遏制中国的技术进步。

赞一下
(35)
70%
赞一下
(15)
3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