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教育模式下的供需方
从供给方来说,从幼儿园到高校,这个长长的环节并非是人才的培养基地,而是金钱生产线。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化浪潮,很快就把这个原本还比较清静的“知识领地”出让给了商业组织,同时学校本身也变成了商业组织。无论是学校还是商业组织,都提供着大量的培训、课外、补课等“项目”供家长选择。
这些“项目”的盈利率远远高于教育本身。难怪很多教育工作者把真正的精力放在这些课外项目上,而课堂讲课则是敷衍了事。再者,各方精致地营销他们的项目,把每一个“项目”说得天花乱坠,似乎缺少任何一个项目,孩子少则缺少竞争力,多则废了。商业化的营销手段使得中国教育界简直就是一个“传销组织”,有多少家长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在这个商业模式驱动下,中国的孩子可能在娘胎里面就开始被进行“生前教育”了,因为在父母亲看来,这个阶段孩子实际上已经在和其他孩子进行激烈竞争了。出生之后,各种学前教育活动便眼花缭乱。进入学校之后,更是有数不清的课外活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每一个中国父母对自己的日常警告。中国的家长有一个自以为是“品德”的东西,即“望子成龙”。很多家长,自己不努力,或者自己努力不成,就转而把什么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农民不用说,往往自己文化水平低,上大学在很长时间里是农民子弟唯一的出路。今天,农民尽管也有了其他出路,例如外出打工和经商,但上大学仍然是农村家庭向上社会流动的最重要的路径。一般城市居民也有类似的情况。而那些受过教育甚至高等教育的人群也是如此,他们或许自己的生活不得意,便把所有的希望置于自己的孩子身上。
实际上,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这些途径学习到的东西绝大多数毫无价值,对以后没有什么正面影响。不过,负面的影响则是显著的,很多孩子对学习具有了厌恶感甚至恐惧感。道理很简单,孩子被剥夺了他们所具有的自然成长权利,消耗和浪费了正常的成长经历,被揠苗助长,越来越多的人还没有长大成人,就开始感到人生没有乐处。在现实中,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小大人”,他们除了匪夷所思的“幽默”,根本见不到任何智慧。
这种现象其实早已经有了。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少年大学生”这个群体,当时也被媒体吹嘘得厉害。但后来又怎样了呢?被退学的有之、出家当和尚的有之、自寻短见的有之,而更多的人则是庸庸碌碌之辈。原因也很简单,他们仅仅只是被制造成考试的机器,而被剥夺了人的权利。
人们可以算一下,从80年代到现在,上中外名校的人有多少,到底有多少人是成功的。作为商业教育模式的其中一个利益相关方,中国的媒体不时会搬出所谓的名学生,例如北大、清华、哈佛、普林斯顿等,宣扬他们多么的厉害,多么的辉煌。但是,媒体则忘掉了过五年或者十年再去看看,这个群体怎么样了呢?经验地看,成功的寥寥无几,更多的人并不比其他没有进入这些名校的好多少,甚至比进入二流、三流学校的还差。
大多数成功人士并不出在中外名校,而是一般学校。从孩童到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育人。中国有一个传统智慧,就是“先做人、后做事”。现在的体制则是有效剥夺了孩子做人的权利,在没有成为人的情况下,如何可以要求他们做学问或者其他事业呢!
就需求方来说,商业化教育模式也有效迎合了中国父母的个人文化心理。中国历来就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在士农工商的等级社会,成为“士”无疑是理性的目标。这一社会心理看来并没有被近代以来的革命所摧毁,而改革开放之后,这一心理不仅回来了,而且变本加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父母又加上了一种新的文化心理,即“学而优则商”。
多年来,人们对商学趋之若鹜,并且不仅仅商学本身,其他的各个学科也在变相地“商科化”。中国的商科不强调商业精神和责任,更不强调技术和工匠精神,而是培养人际网络、“勾肩搭背”和投机。尽管政府一直在强调工匠精神,但到现在为止,中国人仍然看不起工匠精神。
90年代以来中国的投机精神那么旺盛,和商学的旺盛密不可分;而势不可挡的腐败则是“学而优则仕”和“学而优则商”两者融合的结果罢了。当然,如果没有当成官、经成商,大多就会走向另一个反面,那就是“学习无用论”。的确,学习的“含金量”是越来越少了。
更为重要的是政府政策。政府政策不是去纠正社会趋势,而是投其所好。盛行不衰的GDP主义也在教育界横行,最显著地表现在90年代以来的教育大扩张上。教育的产业化让穷人的孩子上不起学,给那些上学了的孩子则注入了变态的金钱观。很多年来,越来越少的农村孩子能进入好一些的大学。社会的智力分化要比其他方面的分化严重得多,结果是难以想象的。在以户口制度为核心的城乡“隔离制度”环境下,城乡两个群体互不认同,而是互相仇恨。现在完全依靠强制力来管控冲突;一旦控制力减低,后果就会明了。
这些年,人们讲了中国面临的很多陷阱。今天,可能需要加上一个更严峻的陷阱,即“愚昧陷阱”。如何避免这个陷阱是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责任。不过,对父母来说,有几个简单的因素需要考量。
其一,如果要让孩子有一个未来,首先就要把孩子作为一个自然人,赋予其自然的成长空间和一个自然的成长过程。现在所做的都是与自然属性背道而驰,剥夺了人的自然属性,人将不成其为人。
其二,今天的知识和学习环境变了,和近代教育制度起始之时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巨量的知识随手可得,不需要那么多的时间来学习既有的知识。北欧已经有国家开始试验,完全没有课本,把学生从课本(及课本相关的东西)解放出来,而是走向了实践。
其三、因为大数据等技术的出现,很多传统专业知识领域培养的人才例如医生、律师、会计、金融等可以数量化的、合乎逻辑思维的工作职位大都可以被取代。
未来仅仅属于少数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而多数人不可避免将陷入“愚昧陷阱”。创造性思维则来自实践,也只能来自实践。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