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结构现实主义流派认为,国际政治主要由大国之间的实力(权力)对比决定,与一国之内部政治的变化没有太大关系。
就东亚国际关系而言,区域形势主要由中、美、日、韩、朝、亚细安、台湾地区等各种力量的实力对比决定,如中国的快速崛起,必然打破既有的实力均衡状况,从而根本上改变东亚国际关系格局,与中国内部政治事务演变无关。
然而,这一理论经常受到“一国外交是其内政的延续”等观点的挑战,也无法解释一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实力变化,是否与其内部事务如改革、集权等密切相关。中国研究的历史经验表明,中国作为一个中央集权的超级大国,其内部政治进程的急剧变化,往往给东亚乃至全球国际关系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历史经验表明,很多国家都经历过因政局变化而根本改变对其他国家(或国家联盟)外交政策的情况,近现代的中国也不例外。1949年中共从国民党手中夺取政权后,中国的外交出现180度大转弯,由与美、英结盟转向一边倒向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深刻改变了冷战初期的国际关系形势。
即便中共建政以后,在政权牢牢掌控在中共手中而没有出现更迭的情况下,中国外交尤其是对一些特定国家和地区的对外政策,仍然多次出现转折性变化,并产生强烈的外溢效应影响国际局势。
举例而言,1971年9月发生震惊中外的林彪坠机事件后不久,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出人意料地实现访华,冷战期间长期冰封的中美关系开始解冻,对当时的世界局势产生深远影响,此后中日、中国与一些东南亚国家以及西方国家的关系出现明显改善。
1976年中国结束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同一贯保持良好关系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越南、阿尔巴尼亚等的双边关系出现严重恶化,而和冷战期间关系比较僵硬的西方国家之间的关系出现明显改善,这些都是中国内部政治变化,导致外交出现大幅调整的典型例子。
在197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的转向,观察家普遍认为与以邓小平为首的改革派人物逐步掌权有相当大的关系,中越关系的恶化更是邓小平政治权力巩固的标志和结果之一。邓小平掌权以后,对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大幅度减少,努力改善和西方世界的关系,所有这些外交政策的变化对国际形势产生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