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咏红:美国不改对台“战略模糊”

时间:2021-05-07 07:4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人物记事

早点

北看记

美国拜登政府分管亚洲事务的最高官员坎贝尔(Kurt Campbell)本周二在一个公开论坛上,明确否决美国公开宣示若大陆武力攻台将协防台湾的意见,并对近期有些纷扰的对台究竟是“战略清晰”还是“战略模糊”之辩,给出了直接的回答。

在被问到美国是否应该为台湾提供更为明确的安全保障时,坎贝尔直截了当地说,所谓的“战略清晰”有一些显著的缺陷。他警告,台海一旦发生军事冲突,不太可能只局限在狭小的地理范围,而是将迅速扩大并以无人能预测的方式根本性地摧毁全球经济。

外交界所谓的美国对台“战略模糊”,指的是美国依据国内法——1979年通过的《台湾关系法》,承诺为台湾提供使其保持足够自卫能力的防御物资和服务,同时若中国对台发动军事攻击,美国会以制裁等非和平手段干涉,是否出兵却不一定。这个既承认“一个中国”,又支持台湾自卫的做法,是谓“战略模糊”。坎贝尔周二维护了这个立场,并强调美国对北京发出结合外交和美国国防创新的综合信号,是“维护和平与稳定的最优道路”。

他的发言对美国精英的不断试探,做了一锤定音式的结论,但这个话题显然远未完结。

去年以来,由于对中国的疑虑上升、香港社会抗争激烈与《国安法》落地,再加上两岸关系持续恶化,美国国内反华声势上涨,挺台声音随之强化。智库学者以至参众议员接连主张放弃对台战略模糊的呼声,这在特朗普执政的最后时期尤其明显。

例如,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哈斯(Richard Haass)与其同事萨克斯(David Sacks)去年9月就联合撰文,强调美国必须“毫不模糊”地支持台湾。

这类言论反映的是美国精英对中国军事能力日强的焦虑。据报道,五角大楼就台湾问题对中国大陆进行了18次兵棋推演,玩大陆的一方屡战屡胜。今年3月初,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维森在参议院应询时,甚至对解放军可能攻台的时间给出了六年的时间表。

3月下旬,历史学者弗格森(Niall Ferguson)撰文疾呼美国下定决心协防台湾。弗格森警告,台湾可能成为美国的“1956年苏伊士运河”,英国当年就因失去了对苏伊士运河的实际控制权,国际形象顷刻沦为“纸老虎”,今天的美国若保不住台湾或者不能为台湾而战,那么美国也将告别其主导印太地区的时代。弗格森还戏剧化地批评美国是失焦的狐狸,大陆是有大知的刺猬,深谙“得台湾者得天下”。上周,英国《经济学人》的封面报道这么说:“台湾——地球上最危险的地方”。

与“战略清晰挺台论”针锋相对的,则有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葛拉瑟(Charles Glaser)再次抛出的“弃台论”。葛拉瑟4月底撰文批评美国在回避艰难的抉择,那就是结束对台湾的承诺。他声称台湾不是美国的关键利益,美国支持台湾是出于意识形态和人道主义,但保卫台湾的风险非常高,美国在亚太的优先利益应该是维护日本和韩国,不是台湾。

从坎贝尔本周的最新讲话看来,不论是战略清晰或是“弃台”,都不是拜登政府的首选,维护美国行之有年的战略模糊与台海局势现状才是美国的利益所在。但美国正面对棘手的问题,即现状越来越难维持。

拜登政府深知,美国若对台湾做出明确安全保证,必将激怒北京更早对台湾动手,也可能变相鼓励台湾政客为选票而采取冒险性的台独行为。在战争与台湾宣布独立之间,中国大陆宁选前者——北京在这方面是绝对的战略清晰,而一旦中美在台海开战,那可能是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在另一方面,美国若发出含糊不清的信号,则会让北京怀疑美国的承诺。

除了高层对形势的判断以外,更关键的问题还在于,谁更有“为台湾一战”的实力和民意基础?美国是否有足够的民意和财力,支持它为协防台湾而付出涉及人命的军事代价?不管是战略清晰还是战略模糊,前提都是美国须具备压倒性的实力。

拜登政府3月公布了《过渡时期国家安全战略指南》,正式的国家安全战略与对华政策还在酝酿中。许多分析认为,一场对台政策的大辩论即将开启,现在只是序幕。这也表明,大陆军力的增长与对台威慑的增强,已让美国感到足够的震撼与两难。

赞一下
(41)
93.2%
赞一下
(3)
6.8%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