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作家二月河昨天凌晨2时在北京病逝。(中新社档案照片)
(北京/南阳综合讯)中国著名作家、《康熙大帝》等“帝王系列”三部曲的作者二月河昨天凌晨在北京病逝,享年73岁。
综合封面新闻、中新网等消息,二月河是因心脏疾病去世。他今年8月以来身体就不太好,一直在北京住院治疗。到了10月底,病情好转,但仍在调养。昨天病情反复,过后病逝,家人都没有料到。
昨天下午,二月河的遗体已从北京回到南阳,并在殡仪馆设起灵堂,供社会各界前往吊唁。
二月河本命凌解放,生于山西昔阳,文革期间1968年入伍,1978年转业到河南南阳市卧龙区任宣传科长,并研究《红楼梦》和清史。
他在1984年着手撰写《康熙大帝》,历时四年完成全书四卷共160余万字,结果第一卷出版后引起轰动。根据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1994年在中国央视黄金档播出,之后在海外播出。
1990年代,《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问世,合共500万字的“帝王系列”奠定了二月河在文坛的地位,也使他在新加坡、香港等华人地区名声大噪。
二月河在中国体制内也获高度认可。他在2000年以后出任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曾任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八大、十九大代表。
作为精通古代官场文化的名人,他经常被要求评价官方反腐成效,对此他积极肯定“(中国官方的)反腐力度,读遍二十四史都找不到”。
2014年,时任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形容二月河为“知音”,他的部分关于反腐的散文和小说片段,还被人民出版社集结成册。不过,他本人强调和王岐山并无私交,也公开拒绝“反腐专家”头衔。
另一方面,二月河的小说为古代帝王赋予的“大帝气质”,曾遭前辈作家批判。北京时评人、影评人韩皓月昨天撰文指出,二月河去世之后,对他的评价出现两种声音:一种肯定他作品可读性强,笔法恢弘;另一种则否定他对“帝王思想”缺乏批判性。
韩皓月指出,相对于官方身份,二月河更重视自己的百姓身份,他的作品既有知识分子具备的结构能力与穿透性视野,也有民间评书般的传播效应与感染力;和金庸作品一样,“帝王系列”整体上满足了大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对二月河的评价应该多看其文学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