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焦点包括张小平离职是否会影响到中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国企为何留不住人才,以及中国应该如何打破人才流动的壁垒。
中国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原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跳槽到民企事件近日引发舆论争议。争议焦点包括张小平离职是否会影响到中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国企为何留不住人才,以及中国应该如何打破人才流动的壁垒。
张小平昨天下午向《北京青年报》说,该事件受到媒体关注后,压力很大,现在不方便透露更多情况,相关的脱密手续也“正在处理”,而自己现在“肯定不能回原单位了,也回不去了”。
事件源自一份公文
张小平离职事件被舆论热炒,源自一份题为《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的公文。这份公文盖有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的公章。公文强调了张小平“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称张小平为该所的“灵魂人物”。公文还指出,张小平离职,直接影响中国重型运载火箭研制,甚至影响载人登月计划。
同时,一篇题为《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待在国企底层?》的文章也刷屏朋友圈。此文将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的公文内容解读为:“我司研究员张小平跳槽了,当初批准辞职的时候没觉得他有啥了不起,但是他离职之后我们突然发现没有他整个项目都瘫痪了,恳请国家派人把他抓回来继续研究项目。”
文章直指“国企不注重人才”,称张小平在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是“最底层”,待遇年薪12万元(人民币,下同,约2万4000新元),跳槽后加入北京蓝箭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年薪达到百万。
研究所称公文措辞夸大 是为让张小平回所脱密
在舆论压力下,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前天正式回应称,因张小平离职,该研究所向西安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但研究所承办人因急于达到让张小平回所脱密的目的,在提交仲裁庭的材料中措辞失当,夸大了张小平在所参与研制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该研究所同时强调,张小平是国家重要涉密人员,根据保密法和单位相关规定,离职前必须在所内非密岗位进行脱密,脱密期为两年。
据研究所介绍,张小平于1994年入职该所,2011年8月取得研究员资格,2015年3月起担任低温推进剂发动机型号副主任设计师,从事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和液氧甲烷发动机系统设计,参与了多项低温发动机项目论证。
研究所称,今年3月,张小平提出辞职申请。研究所与张小平进行了多次沟通,并表示挽留,但其离职意向坚决,在单位未批准的情况下自行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