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炮轰“财政透明度很不够,信息披露大而化之,缺少公众监督”。(互联网)
早点 海腔新调 杨丹旭
中美贸易战阴云不散、国内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之际,中国两大核心经济部门非但没有联手抵抗风险,反而隔空互怼起来。
事缘上星期五(13日)中国财政科学院发布中国财政政策报告的财政蓝皮书,称2017年“积极财政政策效果显著”。当日,中国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发表文章,批驳“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是真积极”“没有赤字增加”就是“耍流氓”。
不仅如此,文章还对财政部来了一轮大起底,称其“将一些隐性债务划到政府债务之外,一推了之”“将财政风险转嫁金融部门”,并指“中国的财政部喜欢与美国财政部对比,强调自己的权利太小”。
徐忠还不客气地炮轰“财政透明度很不够,信息披露大而化之,缺少公众监督”,并吐槽财政数据称,“不要说人大代表看不懂财政报表,我也看不懂”。
犀利的笔锋和热辣的言词顿时激起千层浪,文章在互联网上被大肆转载,特别是对中国公共财政体制不健全的批评在圈内引发点赞。
被推上风口浪尖的财政部前天强势回应。署名“青尺”的财政系统官员发文驳斥,并语带戏谑地指金融机构在地方债乱象中,很大程度上扮演着“共谋”或“从犯”的角色,绝不是只会产生幻觉和弱势的“傻白甜”,暗指央行责无旁贷。
文章也不忘给央行揭短,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滞后于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利率、汇率市场化水平与国内外期望还有不小距离”“决策思路上仍然属于小国央行的特征”,字里行间大有“批评别人之前先自己照照镜子”之意。
央行和财政部是现代国家经济治理中最重要的两个部门,分别掌握货币和财政这两项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反向而行,或是两者配合欠佳并不少见。全球金融危机后,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刺激经济增长,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就曾因配套的财政政策力度不够,狠批美国财政部袖手旁观,阻碍经济复苏和创造就业。
中国金融系统和财政系统的各部门向来各管一摊,从不同角度参与经济治理,部门利益存在分歧不让人意外。只不过在中国的政治环境下,在职官员的对外立场和论调更强调一致性,部委之间隔空喊话、相互推诿、拆台是极为少见的。此次央行和财政部的矛盾公开化,向外界暴露出金融去杠杆背后部门利益冲突的激化。
信贷紧缩正让中国国内经济经历阵痛,多个地方政府近期传出发不出薪水、要求金融机构不要抽贷等债务问题。“去杠杆用力过猛”的批评不绝于耳之际,一些主张央行“放水”者甚至警告,过度紧缩型去杠杆可能让中国经济崩盘。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央行面对进退两难,既不想背负让中国经济崩盘的历史罪名,又不愿放水让去杠杆前功尽弃。
作为去杠杆主推部门,央行有难言的苦衷。由于财政体系改革滞后,中国地方政府长期以来高度依靠举债,虽然问题的源头出在财政政策,造成的债务风险却最终转嫁给负责金融维稳的央行来处理。有分析就指出,过去10年名义上积极的财政政策,其实是从银行手里要钱,变成了货币扩张。央行此次把火烧到财政部,说白了就是“厌倦了‘灌水’的身份”“不想再背‘灌水’的锅”。
与此同时,掌管政府钥匙的财政部同样有自身利益要寻。虽然财政收入近年来屡创新高,但为了保持漂亮的“赤字”,财政部宁可把经济下行压力的责任推给央行的去杠杆动作,也不愿为地方政府的债务买单。
中国许多改革的推进常常因为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等问题受到各种阻挠。中国去年设立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并在今年3月展开国务院机构改革,这些动作背后都透露出破除部门利益格局的思路。不过从此次央行和财政部的混战来看,打破部门利益结构的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并需要中国高层更大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