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着你们一个个在朋友圈咋呼要上天台,既不看球又不炒股的我发出了冷峻而轻蔑的微笑。上天台?那不是一出京剧么,于老板和瑜老板都很拿手,不过我还是喜欢言派的唱法。真正从台上掉下来的,谁还能在朋友圈咋呼。
比如今年3月刚退休的山东省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原东营市委书记刘士合,昨天被宣布接受山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刘士合落马,让很多人意外,一则他已经退休,二则他向来也没有什么负面传闻。
不过这也没什么意外的。不知道你还记得不,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已经在上个月下旬陆续结束。这样算起来,刘士合算是巡视结束后,山东首个落马的厅官。待巡视组就巡视情况进行反馈后,相信许多情况会更加分明起来。
刘士合是个典型的从基层起来的干部,在滨州市邹平县的8年,是他人生的关键。邹平本来是济南边上一个平凡的小县,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在这里进行过乡村建设运动,并执意身后埋骨于此。正是在刘士合主政期间,奠定了“邹平模式”的工业基础,使这座县城日后拥有了世界五百强魏桥集团等9家上市公司,成为山东第一。
于是在邹平,刘士合不但得到了上级的青睐,也收获了群众的认可。据说“怕刘士合走了”曾被当地人编进顺口溜中,他离任时群众纷纷表达挽留之情。这样的干部最终走上了“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道路,不能不令人感慨和深思。
所以即使他日后先后主政菏泽、莱芜、东营等地,很难在这些地方看到他留下多少痕迹,当地人的评价多是平淡无奇,倒是邹平仍然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他退休的前一个月,他在邹平时的老部下、时任山东省粮食局副局长王传民落马。王传民与刘士合并非简单的同事关系,从2000年到2013年,邹平包括刘士合和王传民在内的三任县委书记,都是“本土政治精英”,而且都是上下级关系。也就是说,这十三年来,邹平的三任一把手都来自于一个圈子内部。
这曾经被评价为“利于保持发展思路和政策的稳定”。当然,邹平在这段时间的发展成就确实有目共睹,成为山东中部县域经济的一个“奇迹”。但刘士合及王传民沿袭的发展方式,带有创业期的草莽特点,尤其是政商之间的关系,极易为腐败埋下祸患。
刘士合治下的邹平,可以概括为“无政不商,无商不政”。全县的党政干部都要围绕工业发展为中心,政府密切介入到对企业的扶植中,甚至直接进入到企业肌体内部。因此,企业家们对县里的政局异常关注,因为这关系到他们所得到的帮扶和优惠政策。县里根据企业纳税额论资排辈,交税越多,企业和企业家在县里的地位也就越显赫。整个县城,仿佛一个凭业绩说话的创业公司。这套“邹平模式”高歌猛进了十年,到2012年民间借贷崩盘、甚至造成多起命案后,才被质疑。政府的过度干预、对规模的过度追求、对高耗能路径的过度依赖,所造成的产能过剩、新动能羸弱以及高污染等后果,至今未能完全消除。王传民正是在民间借贷问题爆发后,才调到省里“避”了起来。而邹平的龙头魏桥集团因为环保问题频出,不久前还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点名整改。
如今刘士合、王传民两任县委书记落马,虽然其间的详情还“和云伴月不分明”。但这很难说不与政治生态有关,在肯定以往成就的同时,是时候对旧有发展方式进行反思了。这不仅是邹平的问题,对于正在谋求“新旧动能转换”的山东,也有深刻的镜鉴意义。
山东省委书记春节后的一番讲话所引发的强烈反响,很多人还记忆犹新。新发展理念的落实,最终还要到落到执行者身上,政治巡视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正是确保地方与中央在理念上保持一致。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结束,尤其是待巡视情况反馈后,各地的问题将会更加明晰,相信刘士合不会是唯一。厚重山东的转型,需要时间,但已经开始。
刘士合简历:
刘士合,男,汉族,1955年2月生,山东沾化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1971年3月参加工作,198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邹平县委书记、滨州市委常委、菏泽市委常委等职。2007年3月任菏泽市委副书记,2008年7月任菏泽市委副书记、市长,2011年12月任莱芜市委书记,2013年7月任东营市委书记,2015年1月不再担任东营市委书记,2017年2月任省十二届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2018年3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