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王沪宁的人:他的低调并非完全刻意
他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后进入中央政治局,成了名副其实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然而,从步入政坛开始,学者、教授王沪宁就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也渐渐的跟学界断了来往。他的名字出现,通常都是在官媒通稿的最后一句,例如“出席会见的还有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
熟悉王沪宁的人认为他的低调并非完全刻意,复旦大学时期,曾经和王沪宁共事过的学者孙嘉明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王给人的印象是谨言慎行,不苟言笑,“由于他学术任务特重,平时不太容易看到他”。孙嘉明还强调,王沪宁对物质生活的态度绝对是淡泊的。他生活很简单,平时都在食堂吃饭。看书写文章也都在办公室完成。
曾经在上海和王沪宁有过交集的香港传媒人魏承思曾撰文提到,六四过后,“风闻市委想让他出任宣传部副部长主管理论,我就问他意向如何。他说,不会离开复旦大学,一生的愿望就是写几本好书,教出几个好学生”。
最终,他还是到了中南海,传说他在“长期睡办公室,经常几个月不回家”。至于政治理念,他在复旦时就提出“集中现代化模式”,他曾经非常留意日本和东亚“四小龙”经济起飞的经验,尤其是当年的“新加坡模式”,这种保证政治领导的高度集中、高度有效分配社会资源的政治体制,对效能的侧重超过对民主的侧重,他称之为“集中现代化模式”,在融入马克思主义理论后,也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及相关政策。
据说,阐述这个观点的文章《现代化进程中政治领导方式分析》,让王沪宁引起了中南海的关注。但他不同意自己所提的是“新权威主义”,他曾说:“共产党只能接受一个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
如今,北京的观察家们早已不再纠结王沪宁到底是左还是右了,他的形象是学者,智囊,见识广,有国际视野。外传他将在十九大后进入最高权力机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并分管意识形态领域,一些人充满期待,他们认为王沪宁具有国际观。
至于他没有地方治理经验这一“软肋”,辩护者认为,曾经陪同三代最高领导人进行国内调研,国外访问,参与重大改革与决策,直抵核心,王沪宁对务实问题也有所掌握。这名理论家是否真的会创造一次“意外”,晋升为常委?只差一天就有答案了。
作者为本报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