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
北看记
被台湾赞许为“台美关系重要里程碑”,中国大陆警告为“玩火”的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访台计划,在启程日(13日)突然告吹,降格为昨天的视讯会谈。美国国务院的所有外访计划,都在13日宣布取消。
这项突变的原因扑朔迷离,一说是:特朗普与拜登团队总算达成了起码的默契,特朗普“残余部队”不再扰乱政权移交,交换条件是弹劾特朗普的压力不再升级。换言之,是特朗普总算同意不再生事,这一解读从他13日当天发表视频,以迄今最鲜明的态度谴责国会山暴力,可以得到佐证。
另一种猜测是:国务卿蓬佩奥原本兴致勃勃的访欧行程,因北约盟国、卢森堡外相和欧盟官员纷纷拒绝与他会面而被迫取消。这让蓬佩奥情何以堪?于是,美国国务院(实际功能是外交部)干脆取消所有外访,克拉夫特的访台行程当然也跟着泡汤。
其实,上述两个猜测并不相互排斥,完全可以并存。细看美国国务院文告,开头就强调,国务院“完全投入于在未来八天内完成平顺有序的交接”,因而取消一切外访。这段话有自我辩解的意味,也间接承诺不再给拜登团队添乱。或许,特朗普及追随者总算意识到,美国国会山暴力让自己在国内外都成为众矢之的,连欧洲官员都不齿与己为伍,还是收手吧。
确实,给拜登的接班添乱,才是此前特朗普阵营“完全投入”的工作。作为只当了一任就被多数选民以选票选下去的领导人,特朗普拒绝认输,其团队在外交上犹如打了类固醇或患上了多动症,动作多多以期延续其政治遗产,缩限未来政府的外交政策空间;在内政上则继续撕裂美国,埋下更多治理难题。
例如,距离交棒仅约10天,蓬佩奥本周一宣布将古巴重新列入恐怖主义资助国家名单,赤裸裸地掣肘拜登政府的古巴政策。在东亚,特朗普团队临别秋波之际则猛打“台湾牌”,这两个月里继续批准对台售武,签署《2020年台湾保证法案》,在1月9日宣布解除与台湾官方交往限制,本周还原定有美国大使访台,昨天变成了视频会谈。台湾只好“主随客便”,对方来或不来,台湾都处于变动,颇为无奈。
台湾也心知肚明,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如果成功进行历史性访台,虽然面子上好看,但是后患也不小。克拉夫特是前朝任命的大使,在任期将届时本来就不该“趴趴走”,利用剩余任期高调活动,台湾如果热情接待,只在未来白宫主人处失分。
再者,台湾官方一直落力与特朗普阵营建立关系,去年11月以来在被认为“押错宝”。上周特粉闯入美国国会试图阻止参议院认证拜登当选后,他们的暴行遭世界多国政要谴责,蔡英文没有谴责国会山暴力,还逆势宣布接待由特朗普任命、本身又是特朗普大金主的克拉夫特大使访台,这个选择与时间点让人不解,其中恐怕也有无奈之处。至于,特朗普政府是否真为台湾争取国际空间呢?如果要做早就做了,不会等到任期最后。
而即将卸任的美国总统与官员这番多动,所为何者?
往好的方向解读是为了延续其政治遗产,但更合理的解读是为了制造声量、营造大内宣,为未来东山再起蓄积能量。这倒是与台湾高调宣传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来访有共通点,都寻求满足内部观众、拉抬支持。
特朗普政府近期还有一个另类动作,就是在1月5日正式解密2018年特朗普政府通过的《美国印太战略框架》。这类文件一般要保密30年,如今已于1月12日在白宫网站公开。
新解密的《美国印太战略框架》内容并未出人意料,遏制中国的意图很清晰,比如提到要“建立中国产业政策与不正当贸易行为正损害全球贸易体系的国际共识”,协助台湾发展的不对称国防战略与能力,以确保其安全、按其自身条件与中国交往,教育各国政府、企业、大学、中国留学生、媒体和普通公民等关于中国的压迫行为,防止中国获得军事和战略能力等等。
白宫此时解密这份文件,显然也是为了特朗普团队能获得后续政治能量,但是效果却适得其反,因为其中大部分高目标都没有实现,乍看下反而有点美版“厉害了我的国”的味道,凸显“美国优先”政策路线的失败。过去四年的经验,说明一方大国寻求绝对压倒另一方不会成功,选边押宝因此将得不偿失,但愿草草了事的末期外交标志一个时期的结束,中美关系能掀开新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