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顺杰:台北,你要好好的

时间:2020-04-04 09:0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台海局势

早点  台面下

黄顺杰

趁着外派任期结束前,和几个曾在新闻界服务的台北友人聚餐,他们得知我在台工作已有三年多后,都藏不住惊讶:“三年多?够了啦,够了啦。”

虽然这是朋友语带戏谑的玩笑话,但言下之意却流露出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直白看法:台湾地方小、政治生态糟、新闻环境差,不值得久留。

派驻台北的这三年又四个月,其实说长不长;但在台湾以秒计算的新闻周期里工作,天天被排山倒海的政治新闻疲劳轰炸,的确容易精疲力竭。

记得我2016年12月履新时,总统蔡英文才刚上任半年,全城新闻焦点早已围绕着两年后的县市长选举打转;当国民党籍的韩国瑜跌破众人眼镜,成功在绿营堡垒高雄市赢得市长宝座,隔日的舆论已全神贯注地臆测“韩市长”会否再上一层楼,跃升“韩总统”。

就这样,几乎每两年就有一次选举的台湾,总是陷在政党争夺权力的无限轮回中,不仅消耗庞大的社会成本,也严重损害经济竞争力,更造成族群撕裂的社会乱象。

我无法忘记去年在韩国瑜的台中造势活动上,一位鬓角发白的大叔,如何在妻子面前强忍泪水,诉说自己与政治倾向迥异的孩子恩断义绝;我也始终记得一名和我年龄相仿的同性恋青年,如何在电话的另一头狠下心,跟我说他希望自己反同婚的深蓝父母能早点离开人世,以免妨碍台湾进步。

台湾,最美的风景依旧是人吗?

从戒严到解严,历经数十年民主奋斗历程的台湾,自诩“亚洲和华人世界的民主灯塔”,本当之无愧。但我近几年的近距离观察却发现,随着台湾社会的言论空间越大,包容度却变得越小。人们不再理性看待和讨论政治议题,顺从你的主张就是“爱”,不接受你的想法叫做“卖”。

尤其一旦事涉中国大陆,部分群体的凶狠就表露无遗,从政党、政客到媒体,无不想赶尽杀绝,置人于死地。在台湾,公众人物不能提到任何一点中国大陆的好,否则不是公开道歉认错,就是被网民无情地咒骂封杀。这一点,看看批评口罩出口禁令的歌手范玮琪下场就知道。

经过去年“反中”浪潮的冲刷后,“抗中保台”已成为台湾社会的主旋律,人们如今大多视对岸如寇雠,甚至连对自家人的大陆台商、台生和台胞都是疾言怨怼。例如在冠病疫情肆虐蔓延之际,一班略有瑕疵的包机撤援,演变成政治角力的口水;对于大陆配偶及子女不获准回台,社会上更是涌现一片叫好声。一场谁也不乐见的疫灾,成了扎起“仇恨稻草人”的捆绳。

然而,同一场无情的疫灾,却也让世界见识到台湾的坚韧。尽管受制于北京当局的单边阻挠,而被排除在全球防疫体系之外,台湾经历过沙斯的惨痛教训后,如今在抗疫路上反而更加战战兢兢、自立自强,成效卓著的防疫模式备受国际社会认可,再次展现台湾不容轻视的软实力。

的确,纵使政治环境再嘈杂,台湾那股迷人的软性魅力,总能穿透喧嚣,让世人心悦诚服。不管是台湾的好山好水,台湾的人文荟萃,台湾的创意无限,还是台湾各族群的多元性,在宝岛生活从不缺少滋养的精神养分。我庆幸,能在政治纷扰以外,窥探台湾多重面向的鲜活图貌。

只是,再丰饶的精神文化,终究得面对大环境的试炼。冠病疫情之前,台湾股市虽破万点、失业率创新低,经济状况在主政者口中是“20年来最好”,但薪资水平停滞不前,工作前景也不见起色是不争的事实,无怪乎老百姓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愁容,人也越来越迷惘。

如今在疫情冲击下,人们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变得更加苍白无力。台湾的命运从来不是完全操控在自己手中,面对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尤其是愈趋恶化的中美关系,台湾要如何在两强恶斗下自处,并活出智慧与尊严,而不是沦为牺牲品,对台湾人可说是个重大考验。

离开台北前的午后,外头下着细雨,我快步走到住家附近的小吃摊,点了一碗热腾腾的大肠蚵仔面线。蒸气从碗里窜起,眼前雾蒙蒙一片,我一边品尝着台北街头的平凡滋味,一边享受着可能越来越稀缺的安逸。

赞一下
(24)
34.8%
赞一下
(45)
65.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