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旺报》社评
台湾民主化进程启动逾30年,经历大小选举无数,政权和平转移的宪政机制虽已建立,但选举风气日趋恶化,充斥抹黑、抹红。今年选举进入白热化阶段,选民看到的不是政策论述,而是一个又一个爆料,韩国瑜的房产爆料、大陆假间谍的澳洲受访,真相慢慢揭露,选民并不意外,因为这些才是民进党选举的常态,众媒体乐此不疲跟进报道,不过是扮演助攻角色。
然而,即便是最不关心政治的人也应该知道,选举的初衷是选贤与能,而不是看不同阵营候选人相互攻讦比烂。但民主制度就是选民当家作主,选票掌握在选民自己手中,谁也夺不走,选民应该花点时间思考一下,如何让手中的这张选票发挥作用,而不是陷入含泪含恨投票,选后又极度失望,4年后又含泪投票的恶性循环。
事实上,抉择并不难,只要搞清楚谁可以为社会带来安定繁荣,让自己过好日子即可。台面上有蓝绿的竞争,实际上也有大陆的间接参与,这不是民进党所谓的“干预”选举,而是透过政策和蓝绿比赛“爱台湾”,大陆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台湾民心,他们无法成为候选人,不能从事竞选活动争取台湾选民的选票,但他们仍然可以努力获得台湾人民的认同。
换言之,台湾人民与其被缺乏新意的爆料影响心智,不如拿出点时间研究一下红、蓝、绿各自对台湾人民提出的政策论述,这些政策论述大多都是白纸黑字,很多已经处于落实过程中,没有落实的政策也可以通过背后执行者过往的行事习惯,推断有没有执行下去的能力。
对执政的民进党,选战不断抛出弱势福利、政策补贴、减税政策,却未提出财源规划,明显是政策买票,将来不是大幅举债就是难以为继。过去4年蔡政府的施政,证明这个政府缺乏治理能力,却任人唯亲、酬庸分赃。过去4年无法带给人民实质的生活改善,现在却大玩数字游戏,将0元的台商回流投资金额灌水成7000亿,理智的选民该“停、看、听”,长期支持民进党的绿营选民也该好好反省,多年来的统独争议有没有带给自己实质的好处?当把意识形态摆在一边,看看民进党的所作所为,是否真的能让自己感到骄傲?
对在野的国民党,选民也无须客气,如果国民党不能证明自己比民进党更能带领台湾脱困,选民就无须在两个烂苹果中做选择,还有其他反对两岸对抗的政党可以支持,让国、民两党都减少立法院席次,对选民可能更好。如今的国民党,为了应付民进党的抹黑已疲于奔命,虽有非战之罪的味道,但也证明了国民党长期能力不足的问题,没有能力拿出前瞻的政策,更没有本领说服选民支持国民党,高层反而忙着卡位布局,自乱阵脚。
大陆反而是最专注政策论述的一方竞争者,继去年出台惠台《31条》后,今年又出台惠台《26条》,许多民众都感受到这些政策的诚意,认为大陆认真听取了台人的心声后,提出的针对性举措。但是,大陆不能止步于政策的出台,政策的执行比政策本身更重要,立意良善的政策未必带来预期的效果。大陆必须加强过程管控,继续倾听民意,让惠台政策能够真正发挥效用,最终让台湾民众直接受益,否则一切也都只是空谈。政策执行层面如何让台湾人感受到自己不是“外人”,如何让在台湾生活的台湾人分享中国人的荣誉感,不容易,但很重要。
回到这次大选的思考,大陆既然还不是台湾选民投票选择的对象,那么在这次选举中,选民能够决定的,是选择能与大陆展开对话、处理好两岸关系的候选人。理智的选民不应该沉溺于爱台湾、抗大陆的话语陷阱中,而要意识到,大陆是台湾不可忽视的利益相关者,只有面对它、处理它,台湾才能找到自己的未来。
无论民进党还是国民党,也都必须了解,在两岸问题上没有回避的空间,一味宣扬政治正确,无助于解决台湾的困境。蔡政府已经难以期待,只能用选票给予教训。泛蓝基于下架蔡英文的共同目标,须团结一致支持韩国瑜。在立法委员选举中,则可以支持其他泛蓝政党,这既是要给国民党足够的民意压力,也希望更多政党能有自己的发声机会,给台湾政治带来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