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争从贸易战到科技战 唯有科技兴国

时间:2020-08-06 08:1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财经评论

来源:路透社

作者:沈燕

眼下中美之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愈烧愈烈,从经贸领域延伸到科技领域,无论是对手握5G技术优势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华为的全面封杀,还是眼下又要对广受欢迎的短视频应用TikTok和其他中国应用采取行动,突现后疫情时代混乱的世界格局下,中国唯有“科技兴国”才能获取制高点的硬道理。

中国周二发布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这是在2000年和2011年分别发布鼓励和进一步鼓励上述产业若干政策后,再次发布政策支持力度更大的举措。并要求各部门、各地方要尽快制定具体配套政策,加快政策落地,确保取得实效,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突现中国正加快科技兴国的步伐。

“疫后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在美国频频打压中兴、华为并对我实施‘科技脱钩’的背景下,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科技竞争力已刻不容缓。”曾担任过重庆市长的黄奇帆在其万字长文:打通中国经济“双循环”有哪些超常规思路的文章中称。

他认为,这就需要加快打通支撑科技强国的全流程创新链条。而创新活动从无中生有到产业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做好创新驱动,关键是针对创新的三个阶段分类施策,分别予以财力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投入。

“党中央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资本市场。”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在今年7月的浦山讲坛上发出如此感慨。

在他看来,资本市场变革面临三大新形势,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动力从过去的要素驱动,债务驱动逐步向创新驱动转变,中国经济正经历转型升级,结构优化的关键阶段。

具体来看,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研发投入占比提升,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改变工业经济结构,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资本市场在金融市场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这或许道出了发展资本市场与科技兴国的内在关联。

今年6月23日9时4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这也是中国倾举国之力打造的自主品牌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突现中国主打经济内循环时,力争在高科技领域夺得先机,不受制于人,并寄望北斗与5G完美融合打造万物互联新时代。

受贸易战、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中美两国关系跌至历史上冰点。中美之间的白宫发言人Kayleigh McEnany在周二的吹风会上对记者表示,美国将在未来几天对广受欢迎的短视频应用TikTok和其他中国应用采取行动,但她并未透露其他细节。

两位知悉计划的消息人士说,在8月15日一场视讯会议中,美国与中国高阶官员将审查美中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执行情况,可能在两国关系益发紧张之际,相互表达不满。

科技兴国政策持续加力

尽管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却远远谈不上是科技强国,在很多核心领域的技术受制于人,尤其是集成电路和芯片等涉及诸多专利的领域。

7月底的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更加注重补短板和锻长板。也意味着在“去中国化”暗流涌动的背后,留给中国科技兴国的时间并不多了。

此次新出台的政策相较比往税收优惠更多,对满足条件的部分集成电路企业,第一年至第10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并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上述两类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加快境内上市审核流程。

而中国自主品牌的北斗卫星系统是否怀揣一颗“中国芯”,是否拥有芯片的核心技术显然也让外界一度忧虑。

对此,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现在北斗产业链所有环节全部打通,芯片、板卡、天线等实现量产。北斗系统28纳米工艺芯片已经量产,22纳米工艺芯片即将量产。

而新出台的政策也明确提出,在财税政策方面,国家鼓励的集成电路线宽小于28纳米(含),且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或项目,第一年至第10年免征企业所得税。

集成电路线宽小于65纳米(含),且经营期在15年以上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或项目,第一年至第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六年至第10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比2011年版的政策,当时对符合一定条件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自获利年度起最多免征五年企业所得税。

冉承其就表示,在芯片发展规划上,中国企业非常有积极性。政府要营造一个好环境,提供政策,比如知识产权保护、优惠政策、税收政策、资金贷款的政策,鼓励中国企业在芯片、北斗产业链继续加大支持、加大投入,把北斗产业链做得更完善。

自力更生求突围

从中国人要端牢自己的饭碗,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到自力更生,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些中国高层的表述不难看出面对不确定不稳定的现状,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无论是经济领域抑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全球化退潮时唯有依靠自己、自力更生。

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长期协调机制,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黄奇帆在文中分析了中国在科技创新三个阶段面临的短板。尽管全社会研发投入已经占到GDP的2.2%,总量在全世界排第二,但投向较为分散;一些需要长期投入的基础研究领域(如为核高基提供支撑的领域)缺乏足够投入,基础研究投入占比长期徘徊在5%,与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多为15%-20%差距较大。

他建议集中优势资源补短板、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在未来五年内将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经费的比重由5%提高到15%左右的水平,并在以后年份继续逐步提高。同时在创新的第二阶段技术转化创新,中国发加快培育发展一批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强“技术开发利用”这一弱项。  

至于创新的第三阶段将转化成果变成大规模生产能力的过程。这个阶段的金融服务重点是各类股权投资机构跟踪投资、企业IPO上市或者大型上市公司收购投资以及银行贷款发债融资等等。这就需要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了。

今年以来中国提振发展资本市场动作不断,包括注册制的全面实施,修订后并实施的证券法加大对资本市场违法造假行为的处罚,以及对投资人的保护力度等等,力争打造公平公开公正的资本市场。

此外,人才的培养,尤其是现行中国高校与科技转化之间的体制机制并没有理顺,缺乏创新容错的大环境等等,显然也制约着中国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

“我们最大的短板是高水平的大学教育和基础研究滞后。下一步,你要解决一大批诺贝尔奖金的研究成果能够成批出现的土壤,否则创新将会后劲不足”。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此前的一次演讲中称。

赞一下
(42)
87.5%
赞一下
(6)
12.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