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评:李嘉诚家族“撤出”成都

时间:2020-07-27 10:3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财经评论

来源:商业周刊中文版

就在中国外交部决定撤销对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的设立和运行许可前夜,一个商界传奇也悄然撤出成都。

7月23日晚,李嘉诚家族旗下的长实集团披露,已将旗下位于成都南城都汇项目公司出售给禹洲集团及成都瑞卓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卓置业”)联合成立的一家境外公司“RZ3262019 Limited”,对价10.1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1亿元。

南城都汇是什么项目?为什么值得这个价格?

成都人应该都知道,这个项目是长实集团在成都的标杆项目,港资开发商、大楼盘、好区位,意味着整个项目就是一个香饽饽。

《商业周刊中文版》记者了解到,这个地块是16年前长实集团拍下的,当年以 “地王”价格成交,响彻西南地区。该楼盘一共分为8期,长实集团截至目前还只推出了6期,7、8期基本上算准现房,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开盘。长实集团对外透露,该项目余下的可售房源数量高达6750套。这就意味着,接盘者根本不需要进行房产开发就可以直接进入销售阶段,这无疑是一个很吸引人的卖点。

有成都的业内人士认为,禹洲集团和瑞卓置业算是得到了一个不错的机会,它们接盘之后便能迅速进入销售期,且该项目所在的城中心区域新盘稀缺,过往开盘销售成绩均名列前茅,如今再推盘,只要售价合理,销量无需担心。据市场中的消息称,该项目第7期将在今年9月入市。

此外,公告中还提到,此次交易标的除了项目楼盘外,长实集团在成都该项目子公司的全体员工也会一并移交给买家。交易完成后,长实集团虽不再拥有该项目公司任何股份或股权,但长实集团还是会在项目公司中保留一名董事,协助项目后续运营。

当然,对于长实集团来说,这笔交易也是赚的盆满钵满。根据收购协议,除出售资产获得的溢价之外,长实集团将向收购方提供一笔约3.43亿美元(约26亿港元)的贷款,利息按照目前伦敦银行同业拆息加年息5.5%,还款期2年。以当前的息率计算,长实集团光贷款利息就能获得2.7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有人说,这是李嘉诚“套现”了。

其实,亿万富豪李嘉诚早已于两年前正式退休,把他花近七十年打造、当时价值800亿美元的商业帝国交给他的长子、53岁的李泽钜。然而,每每发生公司新闻时,人们的第一反应依然是:李嘉诚旗下的公司。

数十年来,李嘉诚一直是香港首富,经常也是亚洲首富。在1950年开始创业时,他开办了一间塑料花厂,后来将其打造为一家横跨房地产、基础设施、零售、港口和电信的全球性集团企业。

由于其商业头脑,这位即将离任的大亨在香港常常被称作“超人”。他于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中国广东省潮州市。父亲是小学校长,但他本人却在高中时期因为日军入侵抵达广东而辍学。1940年,李嘉诚一家从饱受战乱蹂躏的中国内地逃到香港,他一边在工厂打工,一边照料生病的父亲——父亲不久后死于肺结核。

在香港,由于他杰出的商业才能,李嘉诚被冠以“超人”之美誉。他一手创建了一家亚洲最具影响力,生意遍及全球52个国家,旗下员工多达30万人的企业集团——同时也为自己积累了亚洲最大一笔个人财富。从住宅、超市、药店,到手机、写字楼,再到为上述产业提供动力的能源事业,他的生意几乎触及你能想象到的一切领域,构筑成一个固若金汤的商业帝国。

“李嘉诚属于那种世间罕有的商界巨子,拥有近乎天才的商业直觉。”在回复彭博社的电邮采访时,香港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n)这样说道。“他也成功地打造了一家极具影响力的跨国公司,李嘉诚的生意无疑会延续下去,但他的企业家直觉是不可替代的。”

即使李嘉诚的投资因英国脱欧公投(他此前曾预测到这种动荡)而遭受重创,但他仍然是亚洲现代资本主义的一尊圣像,仍然是无数渴望抓住机会,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的灵感之源。李嘉诚麾下的14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长江和记实业、长江实业地产、和记港口信托和总部位于加拿大的赫斯基能源公司(Husky Energy),在2015年共创造了高达800亿美元的营收。

2018年时,关于李嘉诚从中国撤资的批评声不绝于耳,他对此不以为然。一些中国官方媒体以他售卖上海物业,专注于海外投资为依据,批评他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摇摆不定。李嘉诚表示,所有这些批评都是“误导”。他说,他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承诺是长期的;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这种承诺就一直没有动摇过。

李嘉诚表示,“从那时起,我在中国的慈善活动就从未停止过。起初,我建造医院。”他还特意提到自己出资建设的汕头大学现已拥有超过8000名在校生。他在中国的投资遍及能源、零售和基础设施等领域。他还斥资20亿美元开发北京东方广场,这是一座总建筑面积达80万平方米,集写字楼、酒店和公寓为一身的综合性商业建筑群。

此外,在1997年香港回归前后,李嘉诚一直担任中央政府高级顾问。他还是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港方委员,并参与过香港首位后殖民地时期领导人的选举工作。

赞一下
(16)
69.6%
赞一下
(7)
30.4%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