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商银行脱胎换骨记:风险处置也可向死而生

时间:2020-05-25 12:4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财经评论

来源:路透社

作者:马蓉

接管期届满一年的中国包商银行最终脱胎换骨,将以蒙商银行的身份重获新生。尽管其处置过程中打破同业刚兑一度引发市场巨震,但银行同业业务能从“信仰”模式切换到“风险管理”模式,无疑将提高中国银行业在复杂严峻经济金融形势下的风险抵御能力。

而在包商银行打开中小银行风险的潘多拉之盒后,锦州银行(0416.HK)和恒丰银行也“被倒逼”并加快重组,亦有助于决策层完善问题银行处置框架、补齐监管和法律制度短板,在未来的实操中更游刃有余。

“只生不死,无法通过市场机制优胜劣汰,这是不应值得称颂的‘特色’。”一位金融界资深人士称。

他指出,金融机构已经成了现有体制的既得利益者,即使办得再差再烂,谁都不希望成为破产倒闭的机构。因此在目前,相比工商企业可以优胜劣汰,金融机构形成了“大而不能倒,小也不能倒”。

包商银行接管组组长、央行办公厅主任周学东此前撰文指出,通过接管包商银行这类个案的实践,正有序打破金融机构的刚性兑付,解决“小而不能倒”的问题。随着刚性兑付逐步打破,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也在取得实质性推进。

“当然,处置风险中,打破刚性兑付,一些机构既得利益受损,也有种种议论,改革者也受到了一定的‘金融民粹主义’的压力。但要看到,金融市场的阵痛,是恢复市场秩序、完善金融法律和制度建设进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文章称。

中国央行、银保监会2019年5月24日发布公告称,鉴于包商银行出现严重信用风险,决定即日起对该行实行接管,接管期限一年,至2020年5月23日止。今年4月上旬,央行披露将新设蒙商银行,收购承接原包商银行在内蒙古区内的全部资产负债,区外的则由徽商银行(3698.HK)收购。

4月30日,央行发布公告披露蒙商银行已完成工商登记、依法设立,并确定了包商银行各项业务、资产及负债转让原则。5月20日包商银行公告称,该行将于5月25日正式以“蒙商银行”名义全面对外营业。

同业模式切换

包商银行被接管初期,其同业债务打破刚性兑付引发市场震荡,金融市场出现一刀切的“信用分层”,流动性传导链条出现梗阻,机构之间彼此拉黑,且拆借难风险从中小银行蔓延至中小非银机构。因此,市场对同业破刚兑的主要争议点就在于是否会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担忧。

“金融机构和部分管理者,往往拿维护市场稳定、社会稳定作为优先原则,替代了市场优胜劣汰的基本法则,这背后其实体现的是既得利益者的固有思维,似乎成了‘金融特殊论’。”前述资深人士称。

一位上市银行管理层对路透表示,同业破刚兑的举措是值得肯定,亦是必要之举。

“同业刚兑本身就是不正常的,也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因为有的银行经营真的很乱,管理也跟不上,打破刚兑是迟早的事,”该人士称,“只不过去年打破的时点,恰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中美贸易战胶着之时候,多因素交汇让市场倍感压力。”

他并指出,在同业刚兑打破之后,当前各家银行均提升了对同业风险的认识,并加强内部管理、调整业务结构,这实际上也是在提升商业银行抗风险的能力。

“以前大家(对同业风险)都没有意识,同业的集中度是很高的,而现在集中度肯定下降了,不会在一个银行放很多钱了,尤其是那些评级比较低的。”他称。

同时,随着同业业务规范性的提高,在包商“陨落”后,“非银之友”也后继无人。一位券商资管人士对路透称,包商之所以被称为“非银之友”,一是帮非银过资金,二是应急很给力。现在有些机构可以过资金,但压券要求很高,而能够帮忙做应急的机构,几乎没有。

一上市银行同业部负责人表示,目前各家机构做业务都很重视合规性,能成为“非银之友”根源上是在风险管理薄弱、或者操作上不规范才能够达到。

“而且现在非银也在注意控制杠杆了,这也是吸取了去年市场给的教训,...去杠杆的过程中借不到钱,也是挺难受的。”该负责人称。

问题银行处置

包商银行此次被接管,不仅是对“明天系”所持该行错综复杂股权和占款的清理,也标志着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从肆无忌惮野蛮生长、只生不死时期,切换到优胜劣汰的市场化机制“赛道”,这在中国金融业开放步伐加快、外资机构争相涌入的背景下尤为重要。

包商事件无疑推进了中国另外两家问题银行--锦州银行与恒丰银行的重组速度。前者多年来被原董事长张伟掌控,是典型的“内部人控制”,且已连续两年未如期公布年报,而在接管包商后一周,一则安永辞任函将其推上风口浪尖;后者,其实早在2017年11月山东省就全面接管了该行,但直至去年下半年重组方案才获得重大进展。

对于问题银行,这三家处置方式为何如此不同?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专家此前对路透表示,接管包商是因为该行已经因严重的信用风险资不抵债,而锦州银行虽然问题也较多,但至少净资产还有几百亿,恒丰银行的注资则是因为山东省政府态度十分积极。

至于下一步高风险金融机构如何处置,前述资深人士表示,当前问题比较多的银行,大多是农信社、农村商业银行这类机构,规模较小,“地方政府先拿方案,首先可以通过并购重组解决,或者地方政府给予支持、注资改造,主要采取‘收购承接+破产清算’的方式。”

不过,他也强调,从目前世界各国处置银行风险的实践来看,很少直接用破产清算的方式,中国未来估计也是会更多采用收购承接等市场化重组方式处置风险。

另一位金融监管官员也对路透表示,破产清算方式救助成本较高,包括在机构业务与人员安排方面。

另据路透了解,在拟定包商银行处置方案过程中,接管组对于如何安排其四家域外分行曾有一定争议。

一位参与处置方案讨论的官员对路透表示,当前对城商行、农商行的监管思路是回归本源、服务本土,包商银行在清理整顿后重回内蒙古域内经营是大的思路,但让徽商银行承接包商在北京、深圳、成都、宁波的四家分行有所不妥。

“处置的这家银行不允许跨区经营,而承接资产的这家可以跨区经营,这点就不是很合适,从逻辑上来说是有矛盾的,而且徽商的承接能力怎么样也并不清楚。”该官员称。

他进一步谈到,当时询问了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意向,但由于其在当地都有分支机构,承接意愿不大;也询问了一些城商行,但除了徽商外其他银行也都兴趣寥寥。

“所以无解啊,要么就是放在新设的银行里,要么就是拿出去让其他银行承接,不可能有第三种方案,...救助方案永远都是有争议的,就像雷曼到底是该破还是该救,都有争议。”该官员称。

赞一下
(1)
25%
赞一下
(3)
7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