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宽松潮有可能形成货币战吗?

时间:2019-10-31 09:3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财经评论

来源:台湾《工商时报》

工商时报社论

近来全球制造业相关指数大多处于萎缩状态,显示许多国家都笼罩在“经济衰退”阴影中。为此,各国纷纷采行宽松货币政策救经济,但却又让人开始担心各国货币竞贬是否会酿成全球货币战。

事实上,货币战很难加以明确的定义,且如果要将主要国家竞相采行宽松货币政策视为货币战,那么自2009年3月联准会率先启动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1),并导致全球宽松潮至今,所谓的货币战已存在10年了。因此,若要持平看待当前的货币环境,便不宜将某些国家因宽松货币致使货币贬值统统认定是货币战。

基本上,货币政策与汇率变动互为表里,在没有资本管制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操作不可能不影响到汇率;反之,人为地改变汇率却不更动一国的货币政策亦不可能。然而,若一国仅是因国内需求疲弱,遂采行宽松货币政策而影响到汇率,也不能视其为货币战。例如2010年美国经济表现疲弱且通膨率甚低时,乃至于今日欧元区经济成长低于潜在成长,且通膨低于目标等情形,联准会、欧洲央行皆推出宽松货币救经济,分别促使美元、欧元贬值,都是源于国内经济问题有待解决,故不能将其视为有启动货币战的意涵。

那么,当前各国的宽松货币政策是否会发展成货币战?从以下五点观察切入,即可得知发生货币战的可能性不大。

首先,现今全球经济对贸易的依赖较先前为低,使汇率的重要性不如以往,且在全球化趋势下,跨国企业运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进行全球性的生产部署,所形成的全球供应链,也会抵销货币贬值效果。毕竟,现今产品零组件来自不同国家,且产地与产品的替代性比过去高,货币贬值或能提升出口竞争力,却也会造成进口原物料或零组件成本增加,智慧型手机的生产便是显例。

其次,即使美国财政部有“外汇稳定基金”(exchange stability fund)机制,但在外汇市场直接干预汇率则绝无仅有。因为只要美方果真介入干预汇市,促贬美元,势必会引发其他国家跟进,形成伤人亦伤己的局面。即使大如美国,也不敢轻率为之,以避免伤及美元作为世界关键货币的地位。正因如此,近来有设立如美方外汇稳定机制的主要国家,其央行行动已渐趋协调,没有任何一方胆敢采行带有货币战味道的货币政策。

第三,若一国要展开真正的货币战,就必须将其货币贬值并设定一个较低的汇率水准。但目前主要国家几乎都采行浮动汇率制,使其没有启动货币战的主要武器。更何况,主要国家利率已降至零或负利率,就连近年率先升息的美国,利率也渐次朝极低利率方向靠拢,降息空间愈来愈小。同时,近10年来的宽松货币政策,使主要央行资产负债表大为膨胀,若再实施QE只会让往后的货币政策操作更为棘手,以致于主要央行透过降息促贬汇率的空间,微乎其微。

第四,如果货币贬值当真是提高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杀手锏,则当前货币币值仅是10年前零头的阿根廷和委内瑞拉,应是成功的经济政策典范才是。但截至今年第2季阿根廷GDP已连续5季负成长,委内瑞拉GDP更是已连续5年陷入衰退,经济表现一直未见好转。此外,2012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即强打“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贬日元,意欲改善通缩及刺激出口,但政策效果至今仍不理想,足见货币贬值不是救经济的万灵丹。

第五,在现代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下,一国货币贬值除非能导致国际市场规模扩大,否则货币贬值政策只在短期或极短期内有效,在长期则全然无效,还会留下竞争国之间的贸易严重摩擦,甚至政治关系恶化的后果,最终没有国家能成为赢家。再者,就小型经济体来说,即便想藉由贬值增加出口,却因为该国往往也相当依赖进口,使货币贬值固然能增进出口,但也将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以及推升企业和政府的实质外债及利息负担,甚至引发严重的债务危机。百般折腾下来,只会换得一利而百害的困境,使小国不敢贸然为之。

从前述分析可知,今天全球经济的最大风险并不是货币战。相形之下,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关税、科技战,以及美国贸易伙伴的报复才是麻烦事。所幸,尽管特朗普一边指责其他国家促贬本国货币,一边施压联准会,要求其大幅降息,但联准会仍以整体经济情势为货币政策依归。其它主要央行所推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也意在改善国内经济问题,如欧洲央行是为了设法提升欧元区内部需求、日本银行持续为对抗通缩而努力、中国人民银行则表示其政策旨在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显见这些央行都在为各自的目标而努力。因此,只要联准会等央行坚守其独立性,不屈服于政治压力,近来这波宽松货币潮仍达不到构成全球货币战的要件。

赞一下
(1)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