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金融博弈:中概股或成“不速之客”(2)

时间:2019-07-02 07:4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财经评论

笔者认为,与卢比奥所提出的限制华为向美国公司收取专利费的提案相比,他的“公平法案”获得通过的概率更高。

退一步说,该法案能否获得通过,并不影响其作用的发挥,其发挥作用的机制就在于它制造了不确定性(如图1),在于它可以影响行为人的预期和行为。阿里巴巴在香港二次上市有诸多原因,但笔者认为,应对美国政策不确定性也是其考虑之一。只要中国的企业家认识到中国企业可能变为美国资本市场的“不速之客”,这种认知就可以发挥作用,促使其选择别处上市,也从而增加了中资企业海外融资的难度,限制了其发展速度。比如,有些企业对标纳斯达克的上市标准制定发展战略,如果上市规则变了,将导致“前功尽弃”,融资周期被迫拉长,甚至因此而陷入困境。

图1:中国、美国和全球的政策不确定性指数

 

数据来源: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东方证券

某种意义上说,去年中国推出的中国存托凭证(CDR)就有这方面的战略意义,是中概股回归的一项举措。中美贸易纠纷爆发以来,中国在推动金融方面的改革与开放之步伐是最快的,资本市场的地位在中央文件中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多层次资本市场被称为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中国直接融资市场长期以来为人所诟病,有其历史的因素,但结构性问题更为重要。当前中国推动的“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更好地发挥直接融资市场的原生功能。扩大金融服务业开放,设立科创板,放松创业板公司重组上市条件等一系列举措,都是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内容。

值得强调的是,在中美博弈的当下,加快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以为实体企业赋能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操作过程中,如何把握好速度与质量的平衡,如何降低制度上的激励不相容带来的行为扭曲,也同样重要。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邵宇为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总裁助理;陈达飞为东方证券宏观研究员。

赞一下
(4)
80%
赞一下
(1)
2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