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反腐败工作成效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比例由2012年的75%增长至2016年的92.9%。
9月中旬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亦决定十九大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章进行适当修改。要标本兼治,注重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作风顽症,着力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漏洞。
在强势反腐推进的同时,中国也在努力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方案,对表2万字左右、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的改革决定,不乏在一些涉及民生和经济领域的顶层改革方案出台和取得突破。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就认为,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任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营改增等税制改革基本完成,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取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PPP)落地加快等。
尽管不乏可圈可点的改革推进,但对比官方频频发布的改革顶层文件与实际落地,诸多有难度的改革仍步履维艰,大至金融领域,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建立,财税改革中的中央地方财权事权不匹配,财政资金效率低下等等;小至政府强调简政放权简化办事程序,但在基层涉及证照办理等事宜时,部门间衔接不畅及业务不熟练,人为增加流程依然频现。
在中国西北边城乌鲁木齐,一位年过70的退休老人在房屋拆迁后被要求将户口迁至现居住地,仅办理一项本市内的户口迁移就跑了差不多一个星期,从迁入地社区开证明到找民警出具二维码,再到所属区域户证大厅办理落户迁移,环环相扣的证明材料把老人折腾的精疲力尽。
前述不具名的官员就称,越是深水区的改革越难推进,反腐力度一大,官场的懒政不作为又变得很明显,为了改变“政策不出中南海”,本届政府采用督查方式督导政策落实情况,从实际的督查情况看还是比较有效的。
“为了应付大督查,一些地方甚至提前预演彩排做假,包括在政务大厅提前安排人假扮来办事的群众,性质很恶劣。这就需要督查者不仅有能够识别真假的火眼金睛,还需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该位人士坦称,只靠大督查推动政策落实从某种程度上看仍有人治大于法治的嫌疑,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并非上上策。但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这确是最有效的办法。
近日国务院在连续三年开展全国大督查的基础上,第四次对18个省(区、市)开展实地督查,并组织有关部门自查。
“对督查整改情况,年底前要向国务院报告!”中国总理李克强在9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建立重大决策部署常态化督查督办和激励问责机制,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收集的意见建议,要件件有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