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经营业务的中国大型国有银行正在采取临时举措,以遵守美国对香港官员实施的制裁,进而保障至关重要的美元融资渠道和海外网络。
根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在美国拥有业务的中资大行,包括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招商银行对为特首林郑月娥等11名受制裁官员开设新帐户态度谨慎。至少一家银行已经暂停了此类活动。
知情人士称,部分银行禁止了经过美国的交易,原先可以立即处理的一些交易现在必须经过合规部门的审批。例如花旗集团等外资银行也已采取行动,暂停账户或是加强对香港客户的审查。
这些举措凸显出,美国利用美元在国际结算中的主导地位,在不断升级的美中对峙中向中国施压。中国国有银行需要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准入渠道,尤其是当前,政府仰仗它们来推动经济复苏。
根据彭博行业研究的计算,2019年末中国国有四大银行美元融资达1.1万亿美元(1.51万亿新元)。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代表未立即回应采访请求。招商银行不予置评。香港政府未立即回应采访。
上周,美国对中国大陆和香港官员实施了制裁,包括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香港警务处处长邓炳强等。制裁名单中的官员在美国的财产和资产将被冻结。
按照制裁规定,银行不得与受制裁的个人开展业务,否则可能受到处罚,危及进入美国金融体系的渠道。
中国周一宣布了反制措施,制裁了参议员马克·卢比奥、泰德·克鲁兹等11名美国个人,但是没有将任何美国政府高官列入制裁名单。杨洁篪上周五称,与美国对话的大门仍然敞开。
在中资银行当中,中国银行的美元敞口最大,随后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工商银行。过去十年,通过增设分支行、收购、为当地发电厂、收费公路各种项目提供贷款,中资银行在全球扩大了足迹。
同时,一位知情人士称,香港本地银行也感到担忧,因为它们都有一些美元业务,例如外汇和结算。
香港实际上的中央银行香港金管局上周六试图缓和忧虑,称银行按照当地法律没有义务遵守美国的制裁,敦促银行在评估是否继续提供服务时对客户一视同仁。
摩根大通驻香港的Katherine Lei等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尽管如此,“在美国经营,或是开展美元业务的银行可能需要考虑美国合规义务”。他们表示,“我们认为,上市中资银行面临的风险相对较低,因为名单上的四位中国官员可在当地未上市的银行获得服务,它们可能没有美元或美国业务。”